在迈威生物上市的第一天,董事长刘大涛就开始使用他人账户交易公司股票。半年时间里金鑫优配,公司股价暴跌超50%,董事长却靠短线交易获利134.98万元。
图为炒股示意图
上市半年股价“腰斩”,董事长借账户短线交易获利上百万
8月5日,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迈威生物-U;证券代码:688062.SH)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因涉嫌短线交易收到中国证监会上海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经查,2022年1月18日迈威生物上市至2022年7月18日期间,刘大涛使用周某证券账户累计买入迈威生物97.66万股股票,合计成交1929.77万元,累计卖出迈威生物63.43万股股票,合计成交1388.36万元。据此计算,平均买入价格约19.76元/股,卖出价格约21.89元/股,卖出部分股票收益约134.98万元。
上海证监局指出,刘大涛上述行为属于《证券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将其持有的或者利用他人账户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的行为。对此,上海证监局决定对刘大涛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迈威生物表示,上述《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内容仅涉及刘大涛个人,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刘大涛短线交易获利期间金鑫优配,迈威生物的股价走势并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是“腰斩”。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迈威生物的股票发行价为34.8元/股。2022年1月18日,也就是公司上市当天,公司股票收盘价为24.50元/股,跌幅为29.60%,次日涨幅为30.20%,此后股价连续7个交易日下跌。截至7月18日,公司股价报收15.75元/股,上市半年累计跌幅达54.74%,远超同期大盘及生物医药板块跌幅。
资料显示,刘大涛1972年4月出生,是药物化学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曾任职于上海医药(601607.SH)。2017年7月,刘大涛进入迈威生物任总裁,2019年开始兼任董事,并于2023年6月当选董事长。
2024年,刘大涛从迈威生物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为270.47万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刘大涛直接持有迈威生物1510万股限售股,持股比例为3.78%,皆为上市前取得。
2025年8月4日,迈威生物收盘价为35.83元/股,总市值约143.18亿元。以此计算,刘大涛直接持有的股份市值约为5.41亿元。
上市三年亏损超30亿元,计划去港股融资
迈威生物采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该标准不对企业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做出要求,而是强调“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等。股票简称后增加特殊标识“U”,代表企业未盈利,而迈威生物目前尚未摘U。
从2022年上市至今,迈威生物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已亏损超30亿元。2022年至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72.82万元、1.28亿元、2亿元,分别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5亿元、-10.53亿元、-10.44亿元。
2024年年报披露后,迈威生物遭监管问询,公司核心产品发货量下降、医院准入进度慢等成为监管关注的重点。
在药物销售方面,公司已有君迈康、迈利舒、迈卫健等3款产品获批上市,其中君迈康2024年全年发货4.88万支,同比下降66.61%,迈卫健全年发货1.25万支,累计准入医院75家。对此,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君迈康发货量大幅下降、迈卫健医院准入进度较慢的原因等。
迈威生物回复表示,公司的君迈康是第6个上市发售的阿达木单抗类似物,上市较晚,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叠加行业中普遍执行的准入限制政策,导致在国内的终端覆盖存在一定客观挑战。同时,受限于合作方产能因素,该产品存在长达半年的供货紧缺的情况,对公司各级准入情况也曾产生一定冲击。经调整,2025年一季度君迈康的发货情况已恢复正常,发货量为3.34万支。
另外,公司的迈卫健于2024年3月获批,5月14日完成首批发货,目前仅获批一项适应症,与原研药获批三项适应症的情况相比,其在终端准入方面暂时缺乏竞争优势。同时,该产品上市时间较短,尚未完成全部省份的挂网销售,市场准入方面尚存在一定限制。
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本期营业收入为4478.85万元,同比下降33.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2亿元。
今年1月,迈威生物向港交所递表。公司称,此次筹划赴港上市,预计将募集资金以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为其未来的扩张和研发投入提供资金支持。
潇湘晨报投资有道
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