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K中国正在以战略确定性为纲,通过夯实产品管线华泰优配,扩容管理团队,围绕“医防融合、预防先行”战略目标,为实现2031年将中国市场跃升为GSK全球第二大市场“谋篇布局”。
撰文| 顿河
“世界免疫周”期间,上海浦东一个疫苗接种点,迎来一位带状疱疹疫苗的特殊接种者。与其他适龄接种者不同,她不仅是带状疱疹疫苗的受益者,还是该疫苗在中国市场推广的负责人,她就是 GSK副总裁、中国总经理余慧明。
GSK副总裁、中国总经理余慧明
从一线成长起来的公司掌舵人,共性在于,把探访基层业务、了解真实市场动向刻在基因里,余慧明也是如此。作为跨国药企在华女性领导人群体的一员, 她有女性特有的亲和、赋能、开放包容,更兼具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问题中寻找解决方案的领导力特质。
履新近一年时间,余慧明将产业宏观政策导向与一线所获悉洞察“串”起来后,明显感知到GSK中国的发展到了最好的时候。
展开剩余81%一方面, “医防融合”日益深入到当前中国医疗体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中,而葛兰素史克(GSK)则是全球医药界,少有的兼具疫苗与创新药业务的跨国药企。近年来,GSK中国市场的战略布局,一直与中国医疗卫生“医防融合”的改革方向相携而行。
另一方面, GSK全球也在持续赋能中国区管理团队。除了支持GSK中国加速引入新产品,形成特色明显的“医防一体”创新产品组合外,在今年“世界免疫周”期间,GSK升级了其中国区战略,新设首席运营官岗位,旨在通过扩容中国管理团队,赋能“医防融合”战略的高效推进。
让余慧明倍感鼓舞的是,在GSK中国管理团队建制进一步完备后,她将有更多时间倾听医疗界的声音,满足中国患者与医疗机构未被满足的需求。
那么, 在新形势、新格局、新团队的加持下,GSK中国如何取胜未来?
在“世界免疫周”收官之际,E药经理人对话GSK副总裁、中国总经理余慧明, 详解GSK中国如何通过丰富产品管线,优化组织管理,以高效运行为导向,更好地满足政策新生态下的患者需求。
01华泰优配
夯实“医防融合”创新组合
产品线永远是评估一家跨国药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2015年药审改革后,随着中国医药产业创新生态的逐步完善,这一在全球通行的标准,也逐步延展至中国。
GSK 作为中国医药市场重要参与者之一,也在与时协同,加速新产品引入,共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
疫苗方面, GSK拥有广泛的疫苗产品组合,包括脑膜炎、带状疱疹、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脊髓灰质炎等,覆盖从儿童到老年人全生命周期。目前,GSK在中国上市的疫苗产品包括乙肝疫苗、HPV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
除此之外,“GSK还将继续钻研佐剂、mRNA 和 MAPS 等技术,以便用更快的速度提供更有效的疫苗”。余慧明对E药经理人表示。
事实上, “预防先行”理念也同样纳入到药物领域。在乙肝领域,GSK正在努力展开乙肝“功能性治愈”疗法的研究;在HIV领域,上市了长效HIV暴露前预防药物; 在GSK的优势领域呼吸系统治疗中,GSK不止布局了IL-5长效治疗性药物,且于2023年获批了全球首款针对老年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疫苗。
据悉, GSK中国超90%的药物研究已加入全球同步研发,其中有30多项创新管线项目在中国开展,其中约1/4在研产品管线为疫苗。余慧明表示, 未来5年GSK中国预计有20多项新产品或新适应证获批上市。疫苗方面,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已在中国开展临床研究;药物方面,用于治疗慢性乙肝的反义寡核苷酸药物已经获得CDE突破性疗法认定,且有望成为第一个以功能性治愈为终点而获批的创新药物;此外,GSK针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BCMA疗法也进入审评阶段。
“我们期待为中国加速引入同类首创和同类最佳的创新药物和疫苗。”余慧明坦言,在以上创新产品的加持下,GSK的目标是,“我们期望到2031年,使中国成为GSK全球的第二大市场,惠及4亿中国人民。”
02
以多元文化激活组织,高效运营
在技术加速迭代,竞争日益加剧的当下,跨国药企正面临一场格局重塑之战,中国市场亦是如此。战略确定性下的高效、精准、耐力,则是一切市场变量的压舱石,而围绕既定战略进行的组织结构与人才赋能,核心目标只有一个: 更高效地完成预期目标。
余慧明对此表示认同,她认为 一个高效运营,且能够实现中国与全球战略无缝衔接的团队,是实现以上目标的重要组织保障。
“在新任首席运营官的推动下,GSK中国将能高效推动管线计划、卓越上市至产品商业化的整个链路,确保GSK中国战略的顺利推行”。此外,余慧明透露,她还会在GSK中国与全球各地团队开展合作时,在流程管理和优化中发挥关键作用。
事实上,自2024年余慧明担任GSK中国总经理以来,她已经围绕 “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条路径,逐步夯实团队实力,以文化凝聚力为核心,打造高效运行的GSK中国区团队, “赋能”是她人才管理的关键词。
目前,GSK中国管理团队既有GSK老将,也有从外部吸纳的新加入者。余慧明表示:“人才的投资是GSK全球对中国的重要支持”,只有汇聚全球人才及资源,才能为GSK中国带来更多元的文化、经验和视野,也才能最终实现中国区业绩的跃升。
此外,余慧明分享了GSK中国内部人才培养计划,目前GSK中国拥有3个人才发展计划,分别是G星计划、G跃计划以及沉浸式领导力项目2.0。余慧明希望以“人尽其才”为指引,为一线员工到管理层,量身打造全方位人才发展计划。
在跨国药企工作超过20年,且在多家担任区域或国家负责人,余慧明认为 做好领导者,最重要的是“聆听”的能力,“因为你聆听以后才会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上任近一年以来,余慧明主持召开了很多面对不同层级的内部“圆桌会”,在吸纳一线声音的基础上,完善管理运营方式致力于创造一个尊重和包容的工作环境,“鼓励每一位同事大胆直言,建言献策,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公司的发展并推动变革”。
与此同时,余慧明也希望在构建更高效的组织后,她能够有更多精力深入到商业一线,聆听更多外界对GSK中国的商业反馈,助力中国业绩的稳健提升。
余慧明相信,“ GSK在疫苗与药物专业方面的独特优势,支持GSK能够专注于探索治疗与预防的关联”,也能够通过将更多新产品引入中国市场,帮助患者减少疾病发生、发展,由此减轻因人口结构及疾病模式变化对医疗系统及社会经济带来的负担。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华泰优配
发布于:北京市牛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